第五十一章 就埋在这里(02)(1/ 2)
赵晓兵在他们面前也是有意不叫***,而是称罗城弓的。
弓和弩的感念就千差万别了。
赵言呐表扬了岷江军这半年严守关寨,多次击退流寇骚扰,戍边有功,说会上奏朝廷的。
赵晓兵明白这些都是客套话,只要他不给小鞋穿就行了。
次日,两人交了差事,领了罗城弓回南郑。
曹友闻可高兴了,到了沔州,请高稼一起吃饭。赵晓兵对高稼也很崇拜,三人在衙门里喝了个扶墙走,以至于第二天他和曹友闻都只能坐牛车了。
回到南郑,赵晓兵再带着杨展他们去武休关。
王飞收了嘉定弓,马上摆起酒菜。赵晓兵说再吃,要长膘咯。
王飞笑呵呵地说不吃又整啥子呢,几兄弟坐下慢饮。
晓军先报告,他说考虑凤州常年打仗,全部按照战时机制在干。
士兵都是一边训练一边劳动,把农垦当成锻炼了。
去年的收成还行,够吃。
赵晓兵点点头,蒙古兵杀了那么多百姓,县级政权一片混乱,能稳定下来就很不错了。
晓军告诉他三县加起来也就十多万人,和犍为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不过,这半年逃难过来的和返乡的倒是很多,也抓到不少奸细,审查确实的就杀十多个。
晓军还在各县建立了联防大队,州里建立机动大队,人数有两千,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了。
杨展说他那边差不多,部队发展了一万人,兵饷不缺,就是缺少新武器,训练起来困难。
王飞说他这边有一万二千,编二十个营,还给陈吉林输送几百个特战苗子。
他说,这里连年兵灾战乱的,百姓流离失所,招兵倒是容易了。
但是这边物资极其匮乏,要想把关隘做扎实点都难,没得水泥嘛。
说得几兄弟都笑了起来。现在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几百支步枪,几十门轰天炮。剩下的半数罗城弓,半数旧制武器。
装备参差不齐,五花八门的,队伍管理起来是有点难了,这也没有办法,是个过渡期嘛。
他几兄弟现在是人多力量大了,个个都跃跃欲试,想出去咬人了。
赵晓兵问晓军,要是打起来,老百姓能迁移走不?
他说没问题,他搞的是战时管理机制,常住的老百姓基本上家家都有大车,没有的他来组织转移。
大部分农垦生产队说走就走,就是安置点要提前准备好。
赵晓兵看向杨展,他说按照晓军的模式搞的,没问题。
大家又扯了一阵,赵晓兵说:明天一起去李兴志那里看看再议。
次日,几个人出发去西和州,赵晓兵叫把给何进的弓弩带去,一路走走停停,五日才赶到。
李兴志见赵晓兵来了,非常开心,还责怪晓军没有飞鸽传书让他先知道呢。
晓军则笑着说这个不算重要军情,不传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