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7章:扫清障碍,然后……(1/ 2)
无权无势的人没办法,只能将操控命运的按钮交到他人手上。
像魏绛这种身份地位的人,他竟然将魏氏能不能保住,又或者说能不能击败阴氏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?可以说由他来担任魏氏之主,是魏氏所有人的不幸。
吕武率军逼近“桃林塞”,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,考虑到冬季即将来临,终止了对“桃林塞”的攻势,改为留下部分军队看住要道,其余的部队分散出去清剿流落在外的魏氏或三戎其余人马。
这个“桃林塞”是什么样的地方?它是一个布满了群山的地形,有着两条相对宽大的山谷。
阴氏之前跟魏氏置换封地,获得的“瑕”、“柏谷”和“桑田”就在“桃林塞”北边,遭到群山的遮挡,使得两边被隔离开来。
都知道函谷关,知道有三个函谷关的人就不多了。
第一个函谷关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建造,位置就在吕武所在的这片区域。
另一个函谷关则是在西汉时期建造,位置在洛阳的西侧。
最后一个是东汉末年的曹魏建造,后来建立三门峡水库而淹没,仅留古道和烽火台遗址。
事实上,地势险要和要不要建立关隘跟需要有关,像是秦国为了有一个安稳发展的环境,他们当时向东扩张也就到“桃林塞”边上,看到地形合适也就建造了函谷关用来抵挡山东诸侯。
西汉在帝国腹地建造关隘的原因很尴尬,老刘家将关中视为京畿,巴蜀和陇右则是当成后花园,关外从西汉建立开始到汉武帝刘彻时期,要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反贼,不然就是有造反倾向的反贼后代,也就需要一座关隘来防着点了。
曹魏建立关隘就更简单了,他们进攻不足防守有余,大多数时间是在找东吴快乐玩耍,不打算搭理老是来碰瓷的蜀汉,建造一座关隘想隔离起来也就成了最现实的可操作方法。
在需要的时刻,有那么多的势力选择在“桃林塞”区域建立关隘,完全能够想象得到该地区的地势是什么样子。
说难听点,诸夏的好地方真心不多,广袤的平原少之有少,大多数区域都是山地的地形,能够孕育出一个强大的文明不是地理环境多么得天得厚,完全是建立起文明的人在自强不息。
印度次大陆那边的环境比诸夏好不止一点半点,几千年来只是出现一个大一统的孔雀王朝,剩下的时间都是七零八碎的状态,搞到近现代还是主人恩赐才能达到有限的大一统,怎么说?
然后是北美大陆,印第安人生活了数千年连铜器都搞不出来,殖民者过去变成了另一副模样。
一切都只证明一点,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坏固然对文明发展有助益,生活在当地的人能不能发展起来则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“此处往北并无通道,无可直通‘瑕’、‘柏谷’。”吕武站在高山之上,一眼望去除了树林就是山。
如果能够将树林给砍伐了,肯定是能修出一条路来,关键是耗费那么大的成本合不合适。
因为山遮挡住视野的关系,不但看不到北面的“瑕”、“柏谷”或“桑田”,连带魏氏残余和三戎的其余人都看不到。
现代人看到青山绿水会感到赏心悦目,哪里知道古人是花了多少力气和代价才不断修理小破球,开辟出一块又一块可以栖息生养的地方。
吕武率领的大军为什么要从韩氏的“耿”先渡河去大河西岸的“大荔”,才转了个弯进入“魏”地?固然有战略需要的关系,更多是受于地形的限制啊!
“我取洛水之土,或会于此修关。”吕武依稀记得这里是现代的灵宝?
两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太漫长,现在的山川地貌经过两千多年演变,其实多少会有一些变化。
吕武不确定要不要修建关隘的原因很现实,他们又不是像秦人被困在关中,立国之后还有从晋国瓜分的大片疆域。
到底要不要修建关隘取决的是需要,阴氏保持攻势,修建关隘浪费人力物力不说,某种程度上是将自己关起来。
若是真的修建了函谷关,是不是还可能致使阴氏出现一种惰性心理,比如觉得反正没人能打得进来,要不就及时享乐得了。
当然了,吕武修建函谷关的可能性最大。
他活着的时候根本不担心败了一次就一蹶不振,问题是他没能打下更多的疆土,死了之后呢?
冬季已经快要来临,一时半会无法歼灭“桃林塞”的敌军,大军在荒郊野外度过一个冬季有点没必要。
某天,吕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下达了撤军的命令。
会撤回本土的阴氏部队,不包括本来就在伊洛之戎区域执行军务的那一批,他们除了该干么干么之外,多了一个监视‘桃林塞’敌人动向的责任。
大军回撤,不是全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,相当一部分的士兵被分散安置到本来属于魏氏的城邑,他们成为一种“老爷”的角色,镇守阴氏刚刚得手不久的新领地。
吕武会前往“新田”,继续履行晋国元戎的职责。
现在这么个年头,到了冬至那一天也就等于过年了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